豫陕联手 共同发展_河南
第八、九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李天文
河南是我的故乡,陕西是我的第二故乡,实现河南省和陕西省的共同发展,一直是我最大的期盼。见到去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及最近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金三角协作区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甚感欣慰。陕西省与河南省地处同纬度的*河流域,区位共有优势明显,地缘毗邻、人缘密切、交通便捷、经济和文化关联度高,都面临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机遇,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两省优势互补、联手共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如下:
一、关于加强两省在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中原地区与关中地区种植业结构相近,都是小麦、玉米、油菜、蔬菜的主产区,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农业区。当今,河南省已成为国家优质小麦、玉米等良种繁育基地,陕西省也有国家级杨凌农业示范区,都在为我国北方地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做贡献,并奠定了两省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条件、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两省可在良种繁育、科学种田、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培育农业人才队伍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再做新贡献。
二、关于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的对接与融合。
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都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到国家区域经济规划中。二者在装备制造、能源重化工、食品加工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应加强联合与合作,扩大优势互补,促进这些产业大发展。比如,两省都具有面制品、乳品果蔬饮料产业优势和基础。河南省的双汇肉制品、味精制品享誉全国,陕西省的果业生产优势明显,苹果及苹果汁制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扩大两省食品产业优势互补前景广阔,可通过两省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强两省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交流、合作与生产要素重组,共促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与西北关中—天水经济区融为一体的带动力强的食品产业群体,扩大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
三、关于两省联手推动对外人文交流和旅游业发展。
陕西省和河南省都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西安、咸阳、洛阳、开封等市都是我国重要的文明古都,又有古长安、兵马俑、*帝陵、法门寺、革命圣地延安,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南阳卧龙岗等历史文化古迹以及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增强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凝聚力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两省应联手合作,共同推动对外人文交流和旅游业的更大发展。
四、关于加快联手建设晋陕豫*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将晋陕豫*河金三角地区设立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是又一区域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和陕西省渭南市的晋陕豫*河金三角地区都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盐、铝、钼等地下自然优势资源和煤化工、石油化工、盐化工和铝、钢、钼生产骨干企业群体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增长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设晋陕豫*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有利于突破行*区划界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增强整体竞争实力,为中西部地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探索新途径、新模式,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晋陕豫*河金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省应尽快推动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骨干企业的联合和铝钢钼产品结构升级、煤电铝及加工一体化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品原材料基地,推进晋陕豫*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