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纤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冬季别让疾病趁火打节环球健康 [复制链接]

1#

■本报记者侯赛

通讯员全锦子冯琼

“CCU加床!”“又转来一位急性心衰患者,CCU再加一张床!”……原本轻松快乐的元旦假期,医院的心内科CCU(重症冠心病监护室)却上演着一幕幕繁忙而紧张的场景。

“病房都住不下了,只能不断加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比平时翻了一番。”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忠告诉记者。

“就这3天假期,我们13张病床的重症监护室重新住进了新一轮患者。”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漠水感慨道,冬季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节日期间,不少患者管不住嘴,一高兴,药也忘了吃,小酒也继续喝起,放松了对自身疾病的管理,心脑血管疾病自然趁火打“节”。

喝了瓶啤酒老人住了院

“早知道,打死我也不喝那瓶啤酒了!”1月2日,躺在病床上的60多岁的赵大爷不停地懊悔着前两天喝的那瓶啤酒。赵大爷是从长春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前不久刚在老家做了心脏瓣膜手术,为了更好地恢复,他选择来到海南过冬。

元旦前一天,老家来了亲戚,赵大爷一高兴就喝了一瓶啤酒,喝完后,顿时感觉胸部闷闷特别不舒服。“那种感觉,就像进行了一场百米冲刺比赛,憋气难受死了!”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发现赵大爷已经出现心衰症状,及时进行了抢救,目前他的病情已经平稳。

“冬季,像赵大爷这样的老人几乎每天我们都会碰到。”医院心内科主任陈漠水告诉记者,赵大爷还算幸运,抢救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有的老人胸部疼痛,因为家人不在身边,总是先自己观察,医院就诊。医院,医生建议手术治疗,病患却不肯相信医生,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时间就是生命。一分钟会导致万个脑细胞的死亡,而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杨国帅告诉记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3,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偏爱”元旦假期

“每年的元旦假期,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率最高。”陈漠水解释道,首先元旦期间气温比较低,寒冷容易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以及出汗减少,血压容易上升,尤其在突然降温或忽冷忽热的情况下,人体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血液流动加速,容易导致血压飙升或血栓形成。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吴忠表示,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冬季进补,尤其是假期,很多人管不住嘴,生活也打破规律,节假日期间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容易造成血脂或尿酸增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吴忠在接诊中还发现,冬季很多人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患者肺组织的氧交换能力降低,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

急救莫错过“黄金3小时”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且有心房纤颤病史的78岁张奶奶同样在今年元旦期间经历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年12月30日19:30分左右,刚刚与家人用完丰盛晚餐,还沉浸在儿孙绕膝的欢乐中的张奶奶,突然感到上下肢无力,口角歪斜,不能自由活动。家人知道张奶奶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立即预感到脑卒中的可能,于是迅速将其送往医院。

医院,急诊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张奶奶被直接送入抢救室。“20:03入院,20:31接受溶栓治疗,21:20结束溶栓治疗,送来时还无法活动的张奶奶,打完溶栓针,四肢立即可以自由行动了!”急救后,急诊科脑卒中医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