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失智性剁手消费综合征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关键词:青年期;失智性;剁手消费
失智性剁手消费综合征在青年人群中占有极高的发病率,约有98.9%,其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三倍,长期使用蚂蚁花呗及蚂蚁借呗者发病风险增加10倍,且远期可能继发焦虑抑郁症,持续性吃土状态,预后极差,难以根治。基于该病属新发疾病且临床缺乏高级证据支持,尚未有最佳治疗方案共识。
1.失智性剁手消费综合征的诊断
失智性剁手消费综合征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表现为购物欲望频发,不自主打开淘宝天猫小红书等APP,无意识进行游戏皮肤购买活动等,患者常表现为月初情绪激动,呈亢奋状态,月末情绪低落,睡眠障碍,严重者可出现剁手欲望和自我厌弃,严重者可出现妄想症,患者自觉有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
1.1失智性消费的高危因素
失智性消费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1)长期使用蚂蚁花呗、借呗;
(2)喜爱逛街,重度游戏痴迷者;
(3)对包、鞋、衣物、口红等物质具有成瘾性;
(4)长期宅在寝室、家中,没有兴趣爱好;
(5)每年11月11日,12月12日,3月7日;3月8日及各大购物软件活动促销日;
(6)陷入热恋等。
1.2实验室检查
(1)花呗账单是目前诊断该疾病的最常用指标,灵敏度和特异性高达99.9%。
(2)一年内购买量也与该疾病的发病与进展有关,一般认为第二年购买量达第一年两倍及以上者,应警惕该病发生。
(3)手机APP耗电比,购物类APP占总耗电量的一半及以上被认为是潜伏期的表现。
(4)其他:如体重,临床发现失智性消费综合征的患者常伴有体重增加,而导致肥胖症的发生。该指标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尚待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证实。
2.失智性消费综合征的分期
/p>
I期:冲动性消费
II期:懊悔性消费
III期:持续性吃土状态
IV期:自我厌弃及剁手欲望强烈
V期:出现不切实际的妄想症状
3.失智性消费综合征的治疗:
(1)I,II期治疗:心理暗示法——查询账单,tid。查询余额,bid。
(2)III,IV期治疗:择期行手机消费软件卸载术,术后3-5天复查一次,此后,每周定期复查。
(3)晚期(V期)治疗:戒断治疗法——将手机、电脑等可以联络到外界和可接触到购物软件的设备锁进抽屉或柜子,然后将钥匙丢至窗外,此时,嘱助手将患者移至另一间房间,无电子设备及消费娱乐活动进行治疗21天,在此期间不能使患者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4.小结
失智性剁手消费综合征作为一种新型疾病,其发病年龄集中于青年,发病迅猛,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成为现代社会影响青年身心健康的重大精神性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认识较为局限,临床尚未有最佳治疗共识。
小编去买靴子啦,拜了个拜。
供稿
宣传与新媒体中心
文字
张愉
图片
网络
编辑
任挺
审核
李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