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容易造成冠心病发作、心肌梗死甚至心源性猝死、脑卒中、心房纤颤或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
秋冬季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秋冬季气温骤降刺激机体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
(2)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摄入少,机体水分不足,血液粘滞度增加。
(3)冬季进补,高盐、高油饮食导致血液粘滞度进一步增加。
(4)秋冬季体力活动减少,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差。
(5)天气寒冷时容易得呼吸系统的疾病可诱发或加重脑血管病的病情。
心脑血管病人需警惕以下报警信号:
1、脑袋很晕,头昏目眩站不稳,眼前突然发黑,这些症状往往是前兆,只有几秒钟。通常发现有这些情况的时候,马上要想到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要发作,医院去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脑血管病样,即经常性头疼,不能明确病因。有一部分人可能头疼是因为脑血管疾病引起,也有些可能是肿瘤方面,这些都应该早诊断、早治疗;
3、四肢麻木,麻木是心脑血管疾病典型的表现,有些人讲话,特别早上起来舌头不灵,面部表情也麻木,不能皱眉头,这都是由于心脑血管出现问题,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所导致,这个时候要考虑是不是心脑血管疾病;
4、视物模糊,有时候病人突然一下眼睛看不清,走路不稳,踩棉花样的感觉,有些老打哈欠,打个不停,也可能是脑动脉硬化以后脑血管狭窄,然后脑部供血不足所导致;
5、言语不清或者饮水的时候咳嗽、呛咳,或者吞咽有问题,或者咳久有血。还有一些是性格上面变化,突然间不说话,突然间很激动,都有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前兆,所以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脑血管方面的问题;
6、神疲乏力,感觉到没一点力气,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之一。还有一些病人常常会出现严重的失眠,或者心悸、心慌,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或出血。这是很重的脑血管疾病,意识已经丧失昏迷,因为经常有这种情况,晚上睡一觉起来有些病人就猝死了,有些喊不醒了,都要首先考虑是心脑血管疾病。
哪些人是秋冬季心脑血管意外高发人员?
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高油高盐饮食、大量饮酒、长期吸烟、夜间睡眠呼吸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遗传病史、不规律作息、缺乏运动、久坐、年龄较大等。
单位秋冬季心脑血管意外防范的重点人员有哪些?
一是45岁以上的人员,特别是行车关键岗位职工;
二是年确定的慢性病管理二类、三类和高危人员;
三是生活习惯不良,具有一项或多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人员。
哪些措施有助于防范秋冬季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1)监测并良好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2)保持室内温度在20℃左右,应避免骤然起床,避免在冬日早上锻炼。
(3)每日摄入充分的水分,小便颜色达到浅*或者白色为宜。
(4)冬季进补要尽量减少对高盐、高油的摄入,注重对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保持饮食均衡,大便通畅。
(5)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6)当室内外温差太大时从室内到寒冷的室外时应缓慢接触冷空气,注重对头部及四肢的保暖。
(7)注重预防感冒。
(8)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平衡心态。
(9)避免吃饭过饱,保持充足睡眠。
(10)当血压波动大、发作性心慌、胸闷、心前区压榨感或胸痛,一过性头晕、肢体麻木或活动障碍等不适应及时就医。
END
来源:段团委编辑:罗鑫审核:李朔签发:周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