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纤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肥厚型心肌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好治疗么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72754.html

作者:崔晶杜昕吴嘉慧贾长琪阮燕菲宁曼胡荣吕强董建增马长生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47(12):-.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较高,达12%~22%[1,2]。合并房颤的HCM患者发生卒中/血栓栓塞的风险比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患者高8倍[1]。NVAF患者的卒中/血栓栓塞主要来源于左心耳(atrialappendage,LAA)的血栓/淤泥[3,4],LAA血栓的发生率为0.5%~18%,淤泥为8%~14%[3,5,6,7,8]。但是,目前缺乏关于HCM房颤患者的LAA血栓/淤泥发生率的数据。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入选导管消融术/心脏电复律术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确诊的HCM房颤患者,观察LAA血栓/淤泥的发生率,探讨这类患者的临床特征。

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回顾性连续筛查于年4月1日至年12月1医院因房颤行心脏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术,术前行TEE检查的例房颤患者。入选HCM合并房颤患者,按照1∶4比例选择同一时期经CHA2DS2-VASc评分匹配的无HCM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

排除标准:(1)已知的系统代谢性疾病或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继发性疾病;(2)瓣膜性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或瓣膜修复术后,有血液动力学意义的瓣膜疾病;(3)LAA封堵术后或LAA外科结扎/切除术后;(4)既往TEE或CT诊断过左心房(LA)/LAA血栓/淤泥;(5)心脏介入或外科术后相关血栓,包括房间隔封堵器血栓,心内膜垫缺损术后心房血栓等;(6)心室/主动脉血栓;(7)心脏占位性病变(如心房黏液瘤);(8)TEE图像质量不佳。本研究方案经首都医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课题编号:D00,审查日期:年6月10日),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临床资料的收集:

收集患者的病史、基线资料和抗凝治疗情况,计算CHA2DS2-VASc评分,计算方法为: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疾病、女性及年龄65~74岁各计1分,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史和年龄≥75岁各计2分,总分0~9分。阵发性房颤定义为房颤发作持续7d内可自行终止,除此之外包括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定义为非阵发性房颤[9]。

3.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测量指标: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后7d内,入选患者在局部麻醉、清醒状态下或全身麻醉(静脉注射丙泊酚)状态下接受TEE检查。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均采用GEVIVID7.0或9.0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美国GE公司),由2名资深的超声科医生共同诊断,如有异议,由第3名高年资医生评判,对所有参与诊断的医生设盲。二维超声探头S5-1的频率为1~5MHz;多平面TEE探头S7-2的频率为3.5~7.0MHz。探头晶片旋转0°~°,连续多切面、多角度、全方位显示LA/LAA图像。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eftatrial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及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程度;TEE观察LA和LAA有无血栓或淤泥。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定义为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力阶差≥30mmHg(1mmHg=0.kPa)。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定义为左心室心尖(乳头肌以下)室壁厚度≥15mm或当临床特征符合HCM指南诊断标准时,左心室心尖厚度13~15mm[10,11]

4.分组及定义:

将入选的例房颤患者分为HCM组(例)与无HCM组(例)。另根据TEE结果,将HCM组分为LAA血栓/淤泥亚组与无血栓/淤泥亚组。HCM定义为排除引起左心室肥厚的潜在疾病,二维超声在左心室短轴切面测量左心室壁最大厚度,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15mm或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比值≥1.3。LAA血栓定义为为左心耳内团块状实质性回声,且该实质回声边缘清晰光滑,改变切面均可探及,该处彩色血流不能充填,除外梳状肌和血流自发显影[12]。LAA淤泥定义为左心耳腔内实质性浓密回声,黏胶状,即将沉淀但表面形态可变,未固定成块,改变切面及连续心动周期均可探及[13,14]。

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在HCM房颤患者中采用LAD诊断LAA血栓/淤泥的有效性,选择约登指数最大值对应的LAD值作为截点。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LAA血栓/淤泥有无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HCM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表1):

表1

HCM房颤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共入选例房颤患者,其中HCM组例(CHA2DS2-VASc评分0~7分分别为34、52、58、40、11、8、1和1例),对照组例(CHA2DS2-VASc评分0~7分分别为、、、、44、32、4和4例)。年龄(60.1±10.8)岁,其中男性例(70.4%),非阵发性房颤患者例(50.2%)。CHA2DS2-VASc评分(1.9±1.4)分,其中0分患者例(16.6%),1分例(25.4%)。与对照组比较,HCM组慢性心力衰竭、卒中/TIA/血栓栓塞率较高,LAD、左心室最大室壁厚度及LVEF较大,LVEDD值较小(P均0.01)。

HCM组患者的LAA血栓和淤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CHA2DS2-VASc评分0~1分的例患者中,HCM组的LAA血栓检出率为9.3%(8/86),LAA淤泥检出率为8.1%(7/86);对照组的LAA血栓检出率为1.7%(6/),LAA淤泥检出率为8.1%(25/)。

HCM组中,25.9%(53/)的患者服用了口服抗凝药,服用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例51岁伴LAA血栓的男性患者(既往脑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栓塞,无吸烟史,CHA2DS2-VASc评分2分),在入选前接受了有效的华法林抗凝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TEE检查显示左、右心耳血栓生长并延伸至心房腔,且表面附着的赘生物回声在心房腔内飘荡,经过外科开胸病理证实为血栓组织(图1)。

图1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耳血栓或淤泥[1A和1B:为1例51岁男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房颤患者,CHA2DS2-VASc2分,左心房前后径(LAD)52mm。可见左心耳血栓延伸至左心房(1A),血栓表面附着赘生物样回声(箭头所示);右心耳血栓(箭头所示)延伸至右心房。1C和1D:为1例53岁男性无HCM房颤,CHA2DS2-VASc4分,LAD52mm,也可见血栓(箭头所示)。1E和1F:为1例55岁男性HCM房颤患者,CHA2DS2-VASc1分,可见左心耳淤泥(箭头所示)]

2.HCM组两个亚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表2):

表2

HCM房颤组2个亚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与无LAA血栓/淤泥亚组比较,LAA血栓/淤泥亚组中非阵发性房颤和卒中/TIA/血栓栓塞比率更高,LAD更大,LVEF更低(P均0.05)。

3.HCM组患者的LAA血栓/淤泥与CHA2DS2-VASc评分:

LAA血栓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为(2.2±1.4)分,LAA淤泥患者为(1.78±1.3)分,LAA血栓/淤泥患者为(2.0±1.4)分。在CHA2DS2-VASc评分0、1和≥2分的患者中,LAA血栓检出率分别为8.8%(3/34)、9.6%(5/52)和11.8%(11/);LAA淤泥检出率分别为8.8%(3/52)、7.7%(4/52)和9.2%(11/);LAA血栓/淤泥检出率分别为17.6%、17.3%和21.0%(表2)。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血栓/淤泥结果:

LAD46.5mm预测HCM房颤患者LAA血栓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60.1%(AUC=0.72,95%CI0.62~0.82),阳性预测值19.8%,阴性预测值96.4%。LAD44.5mm预测HCM房颤患者LAA淤泥的敏感度83.3%,特异度49.7%(AUC=0.66,95%CI0.54~0.78),阳性预测值15.5%,阴性预测值96.5%。LAD44.5mm预测HCM房颤患者LAA血栓/淤泥的敏感度87.5%,特异度49.7%(AUC=0.70,95%CI0.62~0.78),阳性预测值29.7%,阴性预测值94.3%。

单因素分析显示,LAD≥44.5mm(OR=7.)是LAA血栓/淤泥最强的预测因素,其次为卒中/血栓栓塞,非阵发性房颤和LVEF(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44.5mm、非阵发性房颤和卒中/血栓栓塞与LAA血栓/淤泥独立相关(P均0.05,表3)。

表3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肥厚性心肌病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淤泥的相关因素

讨论

本研究发现HCM房颤患者的LAA血栓/淤泥率高于无HCM的房颤患者。HCM房颤患者中,存在LAA血栓/淤泥者与无血栓/淤泥者的CHA2DS2-VASc评分具有明显差异,且CHA2DS2-VASc0~1分的患者仍有一定的LAA血栓/淤泥发生率。存在LAA血栓/淤泥的患者的左心房扩大。

HCM患者房颤患病率为12%~28%[15],因此对于HCM房颤的研究有限[16,17,18],且样本量较小。Gunawardene等[19]的研究显示合并HCM的房颤患者的LAA血栓发生率为11.1%(2/28),明显高于无HCM房颤患者的0.78%(13/)。但该研究的HCM样本量较小。本研究也发现LAA血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HA2DS2VASc评分匹配的无HCM房颤患者。非维生素K拮抗剂应用后,NVAF患者总体口服抗凝药的使用率已经达到66.5%~79.9%,但亚洲患者的抗凝治疗率只有36.5%[20,21,22,23,24]。因此,虽然指南推荐所有HCM房颤患者应行抗凝治疗[11,25],但一项对HCM房颤患者的队列研究显示,华法林的使用率在欧洲和美国也仅有43.2%(82/)和55.7%(59/)[16,18]。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仅25.9%的HCM房颤患者使用了华法林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HCM房颤患者的卒中/系统性栓塞风险的危险分层和相关危险因素尚不明确。有研究发现HCM房颤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与血栓栓塞发生无相关性[16,26]。另一项来自亚洲的纳入例HCM房颤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CHA2DS2-VASc评分≤1分的患者卒中/系统性栓塞风险[17],远低于以往报道的一般的HCM房颤患者[16,18]。但是,这些研究均以卒中和血栓栓塞作为终点事件,无法鉴别心原性栓塞和其他类型卒中。左心耳淤泥是一种血栓前状态[8,14],少数病例报道为可移动性血栓[27],与LAA血栓同样可以预测NVAF患者的卒中/系统性栓塞风险[3,4]。存在左心房血栓的NVAF患者的CHA2DS2-VASc评分更高(3.5±1.2比2.2±1.5,P=0.)[28];CHA2DS2VASc评分0~1分的患者LAA血栓发生率则低于3.0%[19,28,29]。但在本研究中,通过比较LAA血栓/淤泥与无血栓/淤泥两个亚组发现,无论是CHA2DS2-VASc评分的平均值,还是CHA2DS2VASc评分≥2分患者的比例,均未见到显著差异。此外,存在LAA血栓/淤泥的HCM患者中,有卒中/血栓栓塞史、非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更为多见。

一项荟萃分析[2]显示,合并房颤的HCM患者左心房比窦性心律的HCM患者更大(45.4mm比38.0mm)。扩大的左心房增加HCM房颤患者的卒中/血栓栓塞风险[1,30]。这或许是由于左心房扩大使血流速度缓慢,更容易形成LAA血栓/淤泥。本研究显示HCM房颤患者LAD大于无HCM患者,且LAA血栓/淤泥组的LAD更大。提示扩大的左心房(LAD≥46.5mm)也许与HCM房颤患者的LAA血栓形成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提到的1例HCM患者,在有效的华法林抗凝治疗下仍然出现双房、双心耳的血栓蔓延。而我们在既往对NVAF患者的LAA血栓研究中并未观察到类似形态血栓[31],提示HCM房颤患者的LAA血栓特点或许不同于一般的NVAF患者。

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单中心研究,入选导管射频消融术/电复律术前患者,可能存在选择偏倚。(2)非随机对照研究,未能控制口服抗凝药的种类、服用时间和华法林治疗窗达标情况,评价不同抗凝药对HCM房颤与非HCM房颤患者的LAA血栓/淤泥差异证据不够充分。关于HCM房颤患者发生LAA血栓/淤泥的危险因素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