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洲心脏病协会年会发布了年的新版房颤指南。指南中,“生活方式干预”做为治疗手段被认可,并且越来越受重视。下面,我们来聊一聊生活方式干预是什么。
房颤与冠心病一样,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管理好这些危险因素不仅能降低房颤的发病率、改善房颤的症状,还能提高房颤消融的成功率和降低消融后的复发率。
传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心衰、糖尿病、瓣膜性心脏病。
陆续新增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基因、主动脉僵硬。
对于房颤,各危险因素控制在什么水平才合适呢?
1.体重:下降10%以上,体重指数<27kg/m2,避免波动。
2.运动量:每天30分钟,每周3-4次,如果可以耐受逐渐增加至每周分钟。
3.血压:静息</80mmHg,运动</mmHg,减盐。
4.血脂:改变饮食习惯;低密度脂蛋白LDL-C>mg/L时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甘油三酯TG>mg/dl时启动降甘油三酯类药物。
5.血糖:改变饮食习惯;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时启动降糖治疗。
6.饮酒:≤30g/周,必要时戒酒。
7.吸烟:完全禁止。
8.睡眠呼吸暂停: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0或白天嗜睡或持续高血压≥20小时/天,建议呼吸机治疗。
房颤的危害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其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而危及生命。重视生活方式干预,减少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还我们一个健康的心脏!
专家简介
魏靖,心电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州市医师协会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4-5年于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进修1年。对待专业精益求精,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和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业绩突出,作为首位主研人,有四项成果获德州市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被《SCI》、《EI》收录1篇。医院评为“优秀医师”,年被评为“全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优秀医保医师”,年被评为“全省健康体检工作先进个人”,同年被中共德州市委、德州市人民*府授予“德州市十佳科技工作者”称号,荣获二等功。
预约挂号方式
-(服务时间8:00-12::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