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联合中国医师学会心律学专委会共同发起的房颤综合管理临床实践病例点评西南启动会期间,CCMTV临床频道非常荣幸地邀医院心内科刘兴斌教授担任嘉宾主持人与新疆医院常务副院长汤宝鹏教授和西安医院薛小临教授,共同针对房颤综合管理中存在的热点问题“房颤治疗如何平衡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医生的房颤综合管理临床诊疗能力,为中国房颤综合管理建设做出贡献。
Q

p>刘兴斌教授:
我们今天荣幸请到国内心血管领域的两位知名教授和我们一起讨论房颤问题,首先我请问薛小临教授,房颤综合管理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是什么?
A

p>薛小临教授: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慢性疾病,房颤患者较非房颤患者的死亡率要增加1倍,而卒中的发生率则增加5倍,在各种的治疗措施中只有抗凝治疗可以降低它的总死亡率,同时降低卒中的风险。
Q

p>刘兴斌教授:
是否所有病人都应进行抗凝治疗?
A

p>汤宝鹏教授:
我们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来进行个体化的决策,多数房颤的患者需要进行抗凝。但同时需要注意卒中风险患者间差异较大,我们需要剔除低风险的病人,比如进行CHA2DS2—VASc的评分,如果是0分,就不需要考虑抗凝了。
Q

p>刘兴斌教授:
我们需要对每个患者通过评估风险来指导决策,那么我们用什么来评估卒中风险呢?
A:
薛小临教授:
当前所有指南均推荐CHA2DS2—VASc评分用于评估非瓣膜性房颤的卒中风险,除外瓣膜性房颤(如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和金属瓣置换术后以外所有的房颤患者,都应该进行CHA2DS2-VASc评分,来评估非瓣膜性房颤卒中的风险。如男性评分≥2分,女性≥3分,则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男性0分,女性1分则不抗凝,也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果男性1分,女性2分患者,抗凝治疗归类为II类推荐指征,这时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
Q:
刘兴斌教授:
CHA2DS2—VASc评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但使用评分时临床医生仍可能犯一些错误,这个评分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A:
汤宝鹏教授:
使用评分过程我们会遇到困难和误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二尖瓣中重度狭窄和金属瓣置换术不需要使用此评分,其他房颤患者均推荐使用此评分。临床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判定可能存在一些误判或困惑,比如心衰,有心衰的症状体征肯定要算分,但无症状的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也需要计为1分;另外高血压,无论目前血压如何,即使在降压药控制下血压完全达标,只要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就应计为1分。
Q:
刘兴斌教授:
谢谢汤教授,这可能是最常犯错误的两个点。指南中建议我们通过CHA2DS2—VASc评分评估卒中风险,同时还需要对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我想请问下,对出血风险如何评估以及出血风险评估的误区?
A:
薛小临教授:
推荐常规使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在临床中,CHA2DS2-VASc评分和HAS-BLED评分是并列存在的,从重要性来讲HAS-BLED评分重要性低于CHA2DS2—VASc评分,是否抗凝看CHA2DS2-VASC评分,如果HAS-BLED评分高,需纠正一些出血高危因素,选择出血风险低的抗凝的方案,但绝不是不进行抗凝的理由。比如对于房颤高危患者如果HAS-BLED评分大于3分就不进行抗凝,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此外,HAS-BLED评分中H代表高血压,并不是诊断高血压就计为1分,而是当前血压,收缩压高于mmHg才计为1分。
Q:
刘兴斌教授:
很多房颤患者都不会在HAS-BLED评分中计入高血压得分,因为降压药物应用后多数患者血压都可以控制在收缩压低于mmHg。抗凝治疗是非常有效又有风险的一项治疗措施,降低卒中风险和总死亡率,但增加出血风险。如何去平衡,既保障患者的获益并确保医疗行为的安全性?
A:
汤宝鹏教授: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个是我们要严格遵循指南的指征,即多数病人都是需要抗凝。但低危的患者一般不需要抗凝。如果我们选择华法林进行抗凝则要定期规律监测,让INR尽量维持在2.0-3.0之间,治疗达标率TTR值要达到65%以上,才能达到华法林有效的抗凝目的。如果INR值偏低了,不但达不到效果,甚至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如果监测患者INR波动较大,可选择非VitK拮抗剂类的口服抗凝药(NOAC),NOAC的出血风险低于华法令,尤其是致命性的出血和颅内出血,这是我们医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