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看着你,心里小鹿乱撞,这难道就是爱情?
不!这是频发室性早搏
心脏“咯噔”一下像小鹿乱撞,你可千万别以为是爱情来了,有可能是心脏病来了!
49岁的谭女士,近5年来反复出现阵发性心脏咯噔现象,时感心悸不适,就像“小鹿在心脏里面乱撞”,伴有胸闷痛、气促、恶心等症状,医院诊治,行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近日到我院心血管内科进一步诊治,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室性早搏(共次),占全天心跳总数的36.8%。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欧发邦及一区副主任赵秋燕副主任医师对谭女士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后,一致认为行射频消融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4月13日,经与谭女士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他们同意签字后,欧发邦及赵秋燕副主任医师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成功为谭女士实行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术后心电监护提示:谭女士早搏完全消失,术后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室性早搏基本完全消失(24小时仅有3次),困扰谭女士多年的心病彻底治愈,术后两天痊愈出院。
心脏射频消融是一种通过介入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方法,将很细的导管从颈部、大腿根部送入血管内,到达心脏发病位置后,释放射频电流,从而一次性消除“病灶”。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射频消融术”已经成熟,治疗常规的“频发性室性早搏”的成功率较高,对于常规的流出道室早射频消融成功率一般为95%左右,其他部位室早成功率稍低一些。成功的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起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药物副作用和预防猝死的作用。
我院心血管内科已常规开展心律失常(包括阵发性室上速、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射频消融术多年,并成功救治了多名心律失常患者,目前该项技术已逐渐成熟,向区内先进水平并进。
科普知识
心脏“咯噔”一下,是心脏病吗?
一般情况下,我们正常的心跳是有规律的,如果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打乱了以往的心跳节奏,这种情况大多是早搏,就是心脏提早搏动,是指心脏在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过程中,控制心跳的心脏传导系统被打乱,突然出现了提前跳动。出现这种情况,患者会有一种心跳漏了一拍、心悸心慌的感觉。
那出现心脏早搏是不是就是患心脏病了?事实上,心脏早搏非常常见,出现了早搏也不一定就是心脏病,曾经有学者对健康人进行24小时的心脏动态监测,发现70%左右的人也出现了早搏,但是没有其他症状。所以如果偶然出现心脏早搏,也没有器质性心脏病,通常不需要特殊干预,大家不必过于担忧,继续观察即可。
但是心脏早搏也不能轻易忽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是否需要治疗!比如本身患有慢性心脏缺血、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并发室性早搏,就可能加重原本的疾病,使患者有生命危险,尤其是当心脏射血能力明显减弱时,将会大大增加猝死的风险。
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
如果心脏“咯噔”一下只是偶然发生,又没有其他不适的症状,或者有明确的诱因,比如紧张、兴奋、激动等,都属于正常情况,不必过过于忧虑。但如果出现心脏早搏,同时伴有心悸、胸闷,医院就诊,确认一下是否需要对症治疗控制症状,或是隐藏的心脏疾病在作怪。
除此之外,心脏早搏可以根据频率,分为频发早搏(>5次/分钟)和偶发早搏(≤5次/分钟),频发早搏会使心排血量降低、干扰心脏功能,并且病理性的早搏多数都是频发的,并还可能加重原有的病情。一旦出现频发早搏,医院就诊。
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本身就比健康人更有可能出现早搏,或是增加早搏的次数,所以这些患者一定要更加注意,出现早搏就要及时就诊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养成良好习惯,降低早搏诱因
偶尔的心脏早搏并不可怕,因为即使是健康人,在抽烟、喝酒、喝咖啡、浓茶时,都可能出现早搏,一般休息一会就会缓解。但是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长期饮酒可能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大家戒烟、戒酒。
其次,长期熬夜、过度疲劳、饮食作息不规律,也会诱发心律失常;暴饮暴食、大量摄入油腻食物后,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消化食物,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就会加重心肌缺血,增加心脏负担。
长期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出现心脏早搏、心律失常的风险也会比其他人高。
总之,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积极排解焦虑、释放压力,是避免出现早搏、守护心脏安全的首要任务。
赵秋燕(心血管内科)
编发:宣传统战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