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纤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成功救治一名先天性心脏病 [复制链接]

1#

广西新闻网南宁12月12日讯(通讯员刘戈轩永波)近日,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麻醉、超声等多学科作业为一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成功实施了“基础麻醉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时期,右心房和左心房间隔部分未自然关闭形成缺损,导致左、右心房腔直接相通,左向右分流导致右心室容量负荷过重,长期的分流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需要手术处理,因此,大多数的房间隔缺损需要手术治疗。以往手术治疗最佳年龄是5岁以内,近年来主张1-2岁手术治疗,可以避免长期右心室负荷过重导致远期的不良影响。

近日,一名53岁的患者出现症状加重出现四肢无力、大汗淋漓的症状。据了解,该患者在15年前就被诊断为因“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15年来反复有劳累后胸闷、气促症状。为得到进一步治疗,该患者来到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就诊。该科副主任医师唐开维接诊后,为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唐开维表示,传统的房间隔缺损手术为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术,心脏停跳缺血故而手术创伤大,切口不美观,同时由于非正常循环灌注对肺脏、肝脏、肾脏及神经系统影响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这样的手术对53岁的患者来说相对风险较高。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唐开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决定采用最少创伤的手术方式,即实施“基础麻醉食道超声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先心病封堵技术是指将特制的封堵器由外周血管送入达到所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将封堵器释放并固定在病变部位,以达到治愈目的。先心病封堵技术共分两种,第一种是放射线引导经皮介入技术,第二种是超声引导经皮封堵技术。

放射线引导经皮介入技术一般在导管室内经放射线引导下完成,故而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及影响,而超声引导经皮封堵技术具有无需外科开胸手术、无需放射线和无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这三个优点,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手术创伤,避免了放射线和造影剂对患者的影响。经食道超声成像(简称TEE)清晰,术中能实时发现残余分流,并且能判断封堵器是否对房室瓣、肺静脉开口造成影响,所以TEE在微创心脏外科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TEE的优势,在外科手术室进行单纯TEE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既保留经皮介入封堵术安全、微创的优点,又避免放射线的辐射损伤,有效保护患者及医护人员,同时未增加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费用等。如封堵失败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可随时转为常规外科手术,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安全。

近日,唐开维副主任医师与心脏大血管外科轩永波医师、专职超声医生刘登波医师、麻醉科卢萌医师等共同协作为患者进行了手术。行无气管插管静脉麻醉、股静脉穿刺、食道超声引导置入导丝、导管、选择合适封堵器并释放、超声检查封堵效果,退出导丝、压迫穿刺点包扎。手术全过程在食道超声“直视下”下进行,一气呵成,手术时间不到1小时,出血不到5毫升,不放置引流管,无切口,只有大腿根部2毫米穿刺点。手术很成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据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救治水平已经进入区内先进行列,部分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行列,可以独立开展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尤其是退行性变以及风湿性心脏瓣膜成形)、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及微创治疗、冠心病外科治疗(冠脉搭桥)、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及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心房纤颤的外科治疗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