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房纤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玉椿进针依主次先后出针分升降虚实 [复制链接]

1#

进针依主次先后出针分升降虚实

——高玉椿临证经验

作者简介

高玉椿,女,北京市人,年生于中医世家。年起随父亲学习中医内科及针灸。年在天津考取为中医师,即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年?年初,选送到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教学研究班学习。年调河北中医学院工作。高氏主要著作有《子午流注讲义》(治疗部分)。《中医问答》下册(针灸治疗部分),及论文十余篇。曾任河北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副主任医师,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河北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1重视押手法

押手之名,系指左手而言,故左手称为押手,右手名为刺手。押手法有多种,均是根据所取腧穴部位、针刺方向而定。左右两手需要配合,即针刺之时,左手循按经脉,掐压穴位,右手持针轻快刺入,然后再徐徐进针。使用押手可使针刺准确,固定被针刺之肢体防止突然移动。由于押手之按压,使局部皮肤肌肉暂时麻木,针刺时可减轻疼痛。在使用长针之时,押手能起到保持针身挺直的作用。高氏根据不同部位及病症,使用不同之押手方法。例如针眼区之睛明穴时,以指甲掐于内眦角,押手可起保护眼球之作用,针尖自指甲前垂直刺进皮下,如此既安全又不痛,其他如刺人迎、太渊、解溪等穴均用此法。用长针刺环跳、承扶等穴时,押手可使针身不弯。

2善用补泻手法

(1)补法:高氏体会,以捻转结合提插作补法效果比较明显。即是针刺得气后,拇指轻轻向前捻转,食指后退至不能捻动时,随势向下插针0.5?1分,少作留针;并应在出针之时,再作一次补法,即可出针。

(2)泻法:针刺治病,泻多补少,但遇大实之症,有些泻法又感泻邪力量不足。高氏体会,不同病症应使用不同泻法效果方佳。如一般气滞血瘀,症见乳房胀痛或胸胁胀满,泻邪时使用迎随补泻法,针刺膻中用迎法针尖向下斜刺(任脉从下向上行)即能有效。若遇剧烈疼痛,或是狂躁不安等实邪较重之症,则需使用呼吸补泻法始能有效。在使用呼吸补泻法之“泻法”时,首要调好呼吸,呼吸代表气之升降:呼则气升,吸则气降,术者操作时只要手法与患者呼吸配合恰当,即能生效。操作时针入有得气之感后,以深而长之呼吸,从地置气(从深部开始),呼气时退针,拇指向前搓针,吸气肘进针,拇指向后退捻,反复进退5?7次,停针10?15分钟,再操作如前3?5度。若患者不能配合作深呼吸,效果则差。

3针刺腧穴分主次先后

针灸治病,应先立法,而后处方。进行针刺时,先针主穴,后刺配穴。例如肝阳上亢之眩晕,以镇肝熄火,降逆止眩为治则,应先针主穴肝经腧穴太冲,泻肝;再针配穴百会、风池,泻法,平肝熄风;外关,清泻上焦之热。以上各穴针毕,再从百会开始,从上而下,依次行针,达到引邪下达目的,再行留针。又如:胃脘疼痛,由于饮食不节,留滞中宫所致者,治宜通腑降浊,和胃止痛。主穴取胃经合穴足三里,降逆止痛。配穴:中脘,胃经募穴,穴腑之会,针用泻法;天枢,大肠经募穴,胃经之腧穴,二穴具有斡旋中焦,和胃通肠之作用。先针主穴,后针配穴,然后再从上而下(中脘、天枢、足三里)顺序运针,引邪下行。若使用按时开穴者,先针时间之开穴,再配病穴。例如治癫痫病,证属肝阳上亢,木火相煽,治则以疏肝利胆,清心安神之法,如正当开八法穴之临泣、外关,先开临泣主穴,次配外关为客,再配病穴风池,胆经与阳维之会穴,清心利胆;膻中,心包之募穴,气之会穴,清心安神。各穴用泻法。针后再从上向下顺序运针,然后留针。此乃高氏常用之法。

4出针须有法度

针刺治疗完毕,则要出针。高氏主张,出针亦须有其法度。对于不同病症,使用不同出针方法与顺序,以期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力戒在出针时,不分主次,不管是否需要出血,要否揉按。高氏体会,出针方法不当,一是易于滞针,产生疼痛;二是达不到补虚泻实而影响疗效。高氏常用出针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一般出针法:一般是对病情平稳,病之虚实不太明显之患者。出针时,右手持一消*干棉球,自上而下顺序出针。若是卧位,左右两侧均被针时,可先出靠近医生之侧的针,然后再出外侧之针,也即是“从上而下,从内而外”的顺序出针。如此可以防止落针或是碰弯针身。

(2)虚证出针法:患者体质虚弱,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或麻木不仁,肌肤弛缓不收等症,宜用开合补泻之“合法”。出针之后用棉球紧按其针眼,揉按数次为宜。若其感觉迟钝,又当在出针之前,再度提插捻转,使其针感增强,即速出针,使之遗留针刺感觉,谓之后劲。此种后劲对于知觉不敏者,活动不灵者有益。出针顺序同前。

(3)实证出针法:针灸科患者实证较多,如剧烈头痛、腿痛、牙痛、咽痛或是腹痛。在用针刺泻法之后出针时,可用开合补泻之“开法”。出针之时,将针柄稍一捻动,试其未曾滞针,随即将针提出,不可大幅度捻转,防止再度出现针感,若已出现针感,需再留针片刻,在出针之后不要很快揉按针孔,以期使邪气充分外泄,亦可在出针后捏挤针孔,使其少量出血,疗效更佳。

(4)升提出针法: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脏器下垂,如针灸科常见的眼睑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以及低血压等病证。用针灸治疗的目的,是升提下陷之经气。因之治疗完毕,出针顺序从下而上,引导经气上行。例如:脱肛,针灸取穴长强、百会,先针长强,后针百会,在出针之前,再次运针,待有针感后,先出长强,后出百会。灸则先灸长强,后灸百会,引导经气上行,助其升提之力。

(5)下降出针法:下降与泻下的理论相似,引邪下降,引邪外出,均属于泻之范围。如肺气不降,肝邪上逆,使其下降为顺其势也。临床所见咳嗽、胁痛、头晕、血压升高等病,要注意出针之先后,应严格遵守上部先出针,下部后出针,从上而下引气下行。例如肝阳上亢型之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较重,先针血海2穴;次取足三里2穴;再取行间2穴均用泻法,留针后,先出血海,次出足三里,再出行间,要从上部开始,向下顺序出针。若是逆行出针,在出针时捻转不当,往往达不到降逆目的。

(6)特殊出针法:行针完毕应立即出针,由于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或医生操作时手法不当,而出现滞针,在提针时牵拉不动,稍用力提则胀痛难忍。此时可在该穴附近之经穴,浅刺1?2针,留针片刻,即能将所滞之针起出。此时若针感仍很强,切不可将针体全部退出,只将针提出2/3左右,待其痛胀感全部消失,再行出针,就能免去遗留不适感觉。

5按时开穴与辨证取穴兼顾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等,是以时间为条件的一种特殊取穴法,其理论始自《内经》。子午流注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养子法、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计算方法各异,所开之穴亦不相同。高氏认为子午流注等之开穴,乃是由于经气旺盛于某一点,此点即是应开之穴位。全身藉经脉运行气血,各条值时经脉则均有气血旺盛之点,即是应开之穴。而全身不可能只旺盛一、二个点,故同时可以有数条经脉可开之穴。古人研究出几种不同的开穴方法,使所有经脉旺盛之点均能达到治疗效果。

关于使用子午流注开穴,高氏体会虽一个时辰可开出数个时穴,但应有选择,所选择之穴最好能与所患之病相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若所患之症与当时开出之腧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到很长久的寿命和最宝贵的身体,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自此往后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比得上他们的人呢。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诊脉时只按寸脉,没有接触到尺脉,只按手部脉,却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寸口三部脉象不互相参考;按照自己的呼吸诊察病人脉膊跳动的次数不到五十下就结束;病人垂危还不能确诊,九处诊脉部位的脉候竟然没有一点模糊的印象。鼻子、两眉之间及前额,全然不加诊察。这真如人们所说的“以管看天”似的很不全面罢了。这样想要辨识不治之证或判别出可治之证,实在是很难呀!孔子说:生下来就懂得事理的人是上等的,通过学习而懂得事理的人是第二等的,多方面地聆听求教,广泛地记取事理的人,又次一等。我素来爱好医方医术,请允许我奉行“学而知之”和“多闻博识”这样的话吧!

温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

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并交流

此文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请在医师指导下操作使用

本文由灵素馆整理发布

灵素馆

一个学习中医的平台

请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